陕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3 12:27:14   浏览:889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陕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

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24号


  《陕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已经省政府2007年第1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省长:袁纯清

                      二○○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陕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



  第一条 为了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地方志的组织编纂、管理、开发利用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地方志,是指冠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的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

  本省的地方志分为三级:省编纂的地方志、设区的市(含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编纂的地方志、县(市、区)编纂的地方志。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地方志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地方志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

  (二)拟订地方志工作规划和编纂方案;

  (三)组织编纂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

  (四)搜集、保存地方志文献和资料,组织整理旧志;

  (五)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

  (六)负责地方志编纂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地方志理论研究;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 地方志编纂人员实行专兼职相结合,专职编纂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专职编纂人员的配备应当和地方志工作的要求相适应。

  第七条 地方志书每20年左右编修一次。每一轮地方志书编修工作完成后,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在编纂地方综合年鉴、搜集资料以及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的同时,启动新一轮地方志书的续修工作。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拟订本行政区域地方志编纂的工作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上级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备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有关单位应当按照本级地方志工作规划承担相应的编纂任务。

  第九条 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为地方志书和地方综合年鉴的编纂提供真实、准确的资料。

  提供有关地方志资料的,可以获得适当报酬。

  第十条 地方志书实行审查验收制度。省编纂的地方志书实行分志单独审查,设区的市、县(市、区)编纂的地方志书实行整体审查。

  第十一条 省编纂的地方志书各分志和设区的市编纂的地方志书实行初审、终审两级审查验收制度:

  (一)省编纂的地方志书各分志由承编单位初审,设区的市编纂的地方志书由本级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初审,通过后,报省地方志工作机构审查;

  (二)省编纂的地方志书各分志和设区的市编纂的地方志书,终审由省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重要的省级综合类志书应当报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审定。

  第十二条 县(市、区)编纂的地方志书实行初审、复审、终审三级审查验收制度:

  (一)初审由县(市、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织,通过后,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审查;

  (二)复审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组织,通过后,报省地方志工作机构审查;

  (三)终审由省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

  第十三条 通过终审的各级地方志书由省地方志工作机构批准后,交付出版社公开出版。

  出版社应当出版经省地方志工作机构批准的地方志书正式文本。

  省编纂的地方志书由省地方志工作机构统一安排出版。

  第十四条 地方综合年鉴按年度编纂出版。《陕西年鉴》由省地方志工作机构审查后,方可公开出版。

  设区的市、县(市、区)地方综合年鉴由本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工作机构审查批准后,方可公开出版。

  设区的市、县(市、区)地方综合年鉴的创办、停办、复办应当报省地方志工作机构备案。

  第十五条 地方志书和地方综合年鉴出版后3个月内,编纂单位应当将样书和光盘按规定数量分别报送各上级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备案。

  第十六条 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将出版的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及时在政府门户网站或地方志网站上公布,方便社会使用。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在地方志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八条 其他以“志”命名的出版物应当真实、客观、准确,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并报当地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备案。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提请本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依法追究行政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责任:

  (一)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拒绝承担编纂任务,或者未按要求完成编纂任务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未能在规定时限内提供资料,或者提供虚假资料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未执行审查制度的;

  (四)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未能在规定时限内报送样书和光盘,或者未按规定数量报送的;

  (五)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未及时在网站上公布已出版的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的。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其他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部门志书的编纂,参照本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设区市级财政集中县(市、区)排污费有关问题的复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环函〔2004〕121号




关于设区市级财政集中县(市、区)排污费有关问题的复函
江西省环境保护局:


  你省《关于设区市级财政可否适当集中县(市、区)排污费的请示》(赣环法字〔2004〕7号)收悉。经研究,现函复如下:

  为体现“属地征收,分级管理” 和加强国家和省级对排污费资金使用宏观调控的原则,我局《关于排污费征收核定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03〕64号)规定:“县级环境保护局负责行政区划范围内排污费的征收管理工作。直辖市、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市区范围内排污费的征收管理工作”。根据《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第17号令),你省《江西省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已规定了各市、县(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收缴的排污费缴入中央国库、省国库、各市、县(区)国库的比例。

  你省各设区的市和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均是排污费征收的主体,收缴排污费除上缴中央和省国库外,70%已分别缴同级国库,用于重点污染源防治、区域性污染防治项目和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设区的市已有其收缴排污费资金70%的使用权,不宜再集中县级收缴的排污费资金。
 


二○○四年四月二十九日



鹰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鹰潭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的通知

江西省鹰潭市人民政府


鹰府发〔2005〕22号


鹰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鹰潭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鹰潭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已经二OO五年九月二十九日市政府第三十四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OO五年九月三十日

  鹰潭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了控制吸烟的危害,保障公民身体健康,保护环境,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市卫生局是本市行政区域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的主管部门。
  县(市、区)卫生局以及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会、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第三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下列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一)影剧院、歌舞厅、录像厅(室)、游艺厅(室)等;
  (二)室内体育场馆的观众厅和比赛厅。
  (三)书店、博物馆、美术馆和展览馆的展示厅、图书馆的阅览室。
  (四)200平方米以上的商店(场)的经营场所。
  (五)公共交通工具内及等候室。
  (六)医疗机构的候诊室、诊疗室、病房。
  (七)学校的教室、实验室等室内教育活动场所,托幼机构的幼儿活动场所;
  (八)其他应当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
  第四条 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的所属单位可设置吸烟室。
  第五条 卫生、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部门及新闻单位应当积极开展吸烟有害健康、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社会宣传。
  第六条 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的所属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内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标志;
  (二)依法制定本单位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制度和措施;
  (三)对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内的吸烟者予以劝阻;对不听劝阻者,依法予以处理。
  第七条 公民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内享有下列权利:
  (一)要求吸烟者停止吸烟;
  (二)要求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的所属单位履行本规定第六条规定的职责;
  (三)向市、县(市、区)卫生局举报。
  第八条 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的所属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市、区)卫生局给予通报。
  (一)未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内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标志;
  (二)对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内的吸烟者不予劝阻。
  第九条 对拒绝、阻碍卫生管理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
  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处罚;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一条 卫生管理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索贿受贿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可以将其内部的会议室、图书馆、车间、非营业性娱乐室等场所设定为禁止吸烟场所,并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 本规定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二OO五年十月十五日起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