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3 03:34:11   浏览:803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


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



  (2005年9月9日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为了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保障国家、集体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管理工作适用本规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由本市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公安机关是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的主管机关。

  市和区、县应当建立由公安、工商行政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质量技术监督、交通、市政管理等行政部门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组织组成的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协调工作机制,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基层组织应当协助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做好烟花爆竹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开展依法、文明、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教育活动。

  中小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文明、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的教育。

  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应当做好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五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对举报违法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烟花爆竹的人员予以奖励。

  第六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可以召集居民会议、村民会议和业主会议,就本居住地区有关燃放烟花爆竹事项依法制定公约,并组织监督实施。居民、村民和业主应当遵守公约。

  第七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禁止生产烟花爆竹。本市对销售、运输烟花爆竹依法实行许可制度。

  第八条 在本市销售烟花爆竹应当取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许可,未经许可,不得销售并储存。销售储存场所的设置应当符合规定的安全条件。

  第九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运输烟花爆竹,应当取得公安机关的运输许可,未经许可,不得运输。

  承运单位运输烟花爆竹应当携带许可证件,按照核准载明的品种、数量、路线、有效期限等规定运输。

  第十条 市质量技术监督、公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烟花爆竹安全质量国家标准,确定可以在本市销售、燃放的烟花爆竹的规格和品种,并予以公布。

  不符合本市公布的规格和品种的烟花爆竹,禁止销售、储存、携带、燃放。

  第十一条 禁止在下列地点及其周边销售、燃放烟花爆竹:

  (一)文物保护单位;

  (二)车站、机场等交通枢纽;

  (三)油气罐、站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储存场所和其他重点消防单位;

  (四)输、变电设施;

  (五)医疗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敬老院;

  (六)山林、苗圃等重点防火区;

  (七)重要军事设施;

  (八)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根据维护正常工作、生活秩序的要求,确定和公布的其他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地点。

  前款规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地点及其周边具体范围,由有关单位设置明显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警示标志,并负责看护。

  第十二条 本市五环路以内的地区为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地区,农历除夕至正月初一,正月初二至十五每日的七时至二十四时,可以燃放烟花爆竹,其他时间不得燃放烟花爆竹。

  五环路以外地区,区、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维护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划定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

  国家、本市在庆典活动和其他节日期间,需要在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地区内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市人民政府决定并予以公告。

  第十三条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设置烟花爆竹销售单位和在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地区内的临时销售网点。

  第十四条 本市对销售烟花爆竹实行专营。专营的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烟花爆竹销售单位应当采购符合规定的生产企业的烟花爆竹。烟花爆竹销售单位和临时销售网点采购、销售的烟花爆竹,应当符合国家的安全质量标准和本市规定的规格、品种,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关于包装标识的规定;不符合规定的,不得采购、销售。

  烟花爆竹销售单位和临时销售网点应当遵守安全管理规定,在销售场所明显位置悬挂销售许可证,并按照销售许可证规定的许可范围、时间和地点销售烟花爆竹。

  第十五条 临时销售网点在许可的期限届满后,其经营者应当停止销售,并将未销售的烟花爆竹及时处理,不得继续存放。

  第十六条 单位和个人燃放烟花爆竹的,应当从具有许可证的销售网点购买,燃放时应当按照燃放说明正确、安全地燃放,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向人群、车辆、建筑物抛掷点燃的烟花爆竹;

  (二)不得在建筑物内、屋顶、阳台燃放或者向外抛掷烟花爆竹;

  (三)不得妨碍行人、车辆安全通行;

  (四)不得采用其他危害国家、集体和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

  (五)不得存放超过一箱或者重量超过30公斤的烟花爆竹。

  十四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燃放烟花爆竹的,应当由监护人或者其他成年人陪同看护。

  第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未经许可违法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烟花爆竹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部门责令改正,收缴其烟花爆竹,对单位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第十条第二款规定,携带、燃放的烟花爆竹不符合本市公布的规格和品种的;

  (二)违反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地点燃放的;

  (三)违反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燃放的;

  (四)违反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燃放、存放烟花爆竹的。

  第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第二款,烟花爆竹销售单位和临时销售网点采购、销售的烟花爆竹不符合本市规定的品种和规格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收入,收缴烟花爆竹,并可以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吊销销售许可证。

  第二十条 燃放烟花爆竹给国家、集体财产造成损失或者造成他人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由行为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1993年10月12日北京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同时废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制度》的通知

财政部


关于印发《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制度》的通知
1998年12月27日,财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为了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各级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我部制定了《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即组织贯彻落实。该制度从1999年1月1日起执行,对执行中发现的问题,请及时向我部反映。
附件: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制度


第一章 核算及管理原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规范各级财政部门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以下简称“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各级财政部门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的核算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 财政专户会计的基本任务是核算和反映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监督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管理和执行情况。具体包括:
一、办理预算外资金日常收缴、拨付及往来款项的会计核算,做到帐目清楚,内容真实,数字准确。
二、反映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执行情况,汇总编报年度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决算、财政专户会计报表等。
三、监督部门和单位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执行情况,合理调度预算外资金。监督部门和单位及时、足额将预算外资金上缴财政专户,按批准的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及时核拨资金。根据有关预算外资金管理法规和制度规定,参与做好预算外资金统筹调剂使用工作,提高预算外资金使用效益。
四、组织和指导本行政区域财政专户管理,负责检查下级财政专户会计工作,以及部门和单位预算外资金会计管理。
第四条 财政专户会计记帐方法、会计期间、会计报表编制期间,以及记帐货币及单位等,均按《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业务活动为依据,真实记录、反映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收缴、拨付情况和结果。
第六条 财政专户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上级财政部门及本级政府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需要。
第七条 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应将变更情况、原因和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在年度会计报告中予以说明。
第八条 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应当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对于重要的业务活动,应当单独反映。
第九条 财政专户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
第十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对财政专户资金的管理,并配置专门人员。财政专户资金应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
第十一条 财政专户会计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和办法,熟练掌握计算机在会计上的运用,实现会计操作技术的现代化。
第十二条 财政专户会计人员应加强对各项预算外资金的核算管理与会计监督,严格依法办事,对于不合法的会计事项,应及时予以纠正,及时向领导反映。

第二章 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
第十三条 会计科目是各级财政专户会计机构设置帐户、确定核算内容的依据。各级财政专户会计必须按以下要求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一、各级财政专户会计机构应按本制度规定设置会计科目,没有相应会计事项的可以不设。
二、为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查阅帐目和实行会计电算化,本制度统一规定了会计科目编码,不得擅自变更或打乱科目编码。在各类会计科目之后留有空号,供各级财政专户会计根据需要增设会计科目及编号用。
三、会计人员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时,应填列会计科目名称,或同时填列名称和编码,不得只填编码,不填名称。
第十四条 财政专户会计科目如下:
会计科目表
序号 编码 科目名称
一、资 产 类
1 101 财政专户存款
2 103 有价证券
3 105 应收款
二、负 债 类
4 201 应缴代收上级财政专户款
5 203 暂存款
三、净 资 产 类
6 301 专项预算外资金结余
7 302 一般预算外资金结余
8 303 乡统筹资金结余
四、收入类
9 401 专项预算外资金收入
10 402 一般预算外资金收入
11 404 乡统筹资金收入
12 405 其他收入
五、支 出 类
13 501 行政事业支出
14 502 专项支出
15 503 基本建设支出
16 511 乡统筹资金支出
17 521 政府调剂支出
18 531 其他支出
第十五条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一、资产类
第101号 财政专户存款
1、本科目核算财政部门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财政专户中各项预算外资金存款。
2、财政专户收到部门和单位上缴的各项预算外资金收入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相关收入科目。财政专户按财政部门批准的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拨付资金时,借记相关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3、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期末财政专户结存数。
4、本科目应按开户银行设置“财政专户存款日记帐”,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
第103号科目 有价证券
1、本科目核算财政专户以前年度用预算外资金结余购买的未变现国债等有价证券。
2、有价证券到期变现时,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财政专户存款”科目,按照实际成本,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相关收入科目。
3、本科目期末余额,反映期末尚未变现的有价证券的实际成本。
4、本科目按证券种类设置明细科目。
第105号科目 应收款
1、本科目核算财政部门以前年度按有关规定有偿拨付有关部门和单位使用等应收回的预算外资金。
2、收回资金时,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财政专户存款”科目,按应收的金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相关收入科目。
3、本科目期末余额,反映期末财政专户有偿拨付的未收回的款项。
4、本科目应按资金项目及部门和单位设置明细科目。
二、负债类
第201号科目 应缴代收上级财政专户款
1、本科目核算财政部门代上级财政部门收取或应上缴上级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
2、财政专户收到收入时,借记“财政专户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资金上缴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专户存款”科目。
3、本科目余额反映本级财政专户应缴未缴上级财政专户资金数额。
4、本科目应按应缴部门和单位及代收或应缴预算外资金种类设置明细科目。
第203号 暂存款
1、本科目核算财政专户收到的其他不明性质的待结算款项。
2、收到不明性质资金时,借记“财政专户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资金拨出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专户存款”科目。
3、本科目应按相关部门和单位设置明细科目。
三、净资产类
第301号科目 专项预算外资金结余
1、本科目核算财政专户中专项用于公共工程和社会公共事业的基金、资金、附加等预算外资金结余。
2、下年初建立新帐时,应将“专项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上年年末余额转入本科目贷方,借记“专项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贷记本科目。将“专项支出”科目上年年末余额转入本科目借方,借记本科目,贷记“专项支出”科目。
3、本科目贷方余额,反映专项预算外资金累计结余数额。
4、本科目应按部门和单位及专项预算外资金种类设置明细科目。
第302号科目 一般预算外资金结余
1、本科目核算财政专户中除专项预算外资金以外的其他各项预算外资金结余,包括一般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结余等。
2、下年初建立新帐时,应将“一般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科目上年年末余额结转到本科目,即借记“一般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科目,贷记本科目。将“行政事业支出”、“基本建设支出”、“政府调剂支出”及“其他支出”科目的上年年末余额转入本科目,即借记本科目,贷记“行政事业支出”、“基本建设支出”、“政府调剂支出”及“其他支出”科目。
如经批准将预算外资金转入财政预算内统筹使用时,应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专户存款”科目。
3、本科目贷方余额反映一般预算外资金累计结余数额。
4、本科目应按“一般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设置明细科目,并按部门和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第303号科目 乡统筹资金结余
1、本科目核算财政专户中用于乡自筹资金和乡统筹资金支出的结余。
2、下年初建立新帐时,应将“乡统筹资金收入”科目上年年末余额结转到本科目,借记“乡统筹资金收入”科目,贷记本科目。将“乡统筹资金支出”科目上年年末余额转入本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乡统筹资金支出”科目。
如经批准将预算外资金转入财政预算内统筹使用时,应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专户存款”科目。
3、本科目贷方余额,反映乡统筹资金累计结余数额。
4、本科目应按资金种类设置明细科目。
四、收入类
第401号科目 专项预算外资金收入
1、本科目核算缴入财政专户中专项用于公共工程和社会公共事业的基金、资金、附加等预算外资金收入和专项预算外资金存款利息。
2、取得基金、资金、附加等专项预算外资金收入时,借记“财政专户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3、下年初建立新帐时,应将本科目上年年末余额全部转入“专项预算外资金结余”科目,即借记本科目,贷记“专项预算外资金结余”科目。
4、本科目期末余额,反映本年度累计收取的专项预算外资金收入。
5、本科目应按部门和单位及收入种类设置明细账。
第402号科目 一般预算外资金收入
1、本科目核算部门和单位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包括部门和单位缴入财政专户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及主管部门从所属单位集中的收入。
1、行政事业性收费
(1)取得收费收入时,借记“财政专户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2)下年初建立新帐时,应将本科目上年年末余额全部转入“一般预算外资金结余”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一般预算外资金结余”科目。
(3)本科目期末余额,反映本年度累计收取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4)本科目应按部门和单位设置明细账科目,并按收费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2、部门集中收入
(1)主管部门从所属单位集中的资金缴入财政专户时,借记“财政专户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2)下年初建立新帐时,将本科目上年年末余额转入“一般预算外资金结余”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一般预算外资金结余”科目。
(3)本科目期末余额,反映本年度累计收取的部门集中资金收入。
(4)本科目应按部门和单位设置明细科目。
第404号科目 乡统筹资金收入
1、本科目核算缴入财政专户的乡自筹资金和乡统筹资金。
2、乡自筹和乡统筹资金缴入财政专户时,借记“财政专户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3、下年初建立新帐时,将本科目上年年末余额转入“乡统筹资金结余”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乡统筹资金结余”科目。
4、本科目期末余额,反映本年度累计收取的乡统筹资金收入。
5、本科目应按收取的乡自筹和乡统筹资金收入种类设置明细科目。
第405号科目 其他收入
1、本科目核算除专项预算外资金收入、一般预算外资金收入、乡统筹资金收入以外的未纳入预算,直接由各级财政专户管理的其他各种财政性资金。包括财政专户一般预算外资金存款利息、各种捐赠资金等。
2、取得其他收入时,借记“财政专户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3、下年初建立新帐时,本科目上年年末余额全部转入“一般预算外资金结余”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一般预算外资金结余”科目。
4、本科目期末余额,反映本年累计收到的其他收入金额。
5、本科目应按其他收入种类设置明细科目。
五、支出类
第501号科目 行政事业支出
1、本科目核算财政部门核拨给部门和单位用于单位经费支出的预算外资金。
2、拨付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专户存款”科目。
3、下年初建立新帐时,将本科目上年年末余额全部转入“一般预算外资金结余”科目,借记“一般预算外资金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
4、本科目期末余额,反映本年累计核拨的行政事业支出。
5、本科目应按拨付款项的部门和单位设置明细科目。
第502号科目 专项支出
1、本科目核算各级财政部门从财政专户中核拨给部门和单位专项用于公共工程和社会公共事业等专项支出。
2、拨付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专户存款”科目。
3、下年初建立新帐时,将本科目上年年末余额全部转入“专项预算外资金结余”科目,借记“专项预算外资金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
4、本科目期末余额,反映本年累计核拨的专项支出。
5、本科目应按部门和单位设置明细科目,并按资金用途进行明细核算。
第503号科目 基本建设支出
1、本科目核算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批准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从财政专户中核拨的用于部门和单位基本建设的支出。
2、拨付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专户存款”科目。
3、下年初建立新帐时,本科目上年年末余额全部转入“一般预算外资金结余”科目,借记“一般预算外资金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
4、本科目期末余额,反映本年累计核拨的基本建设支出。
5、本科目应按部门和单位设置明细科目,并按基本建设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第511号科目 乡统筹资金支出
1、本科目核算财政专户中核拨的用于乡自筹资金和乡统筹资金支出。
2、拨付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专户存款”科目。
3、下年初建立新帐时,将本科目上年年末余额全部转到“乡统筹资金结余”科目,借记“乡统筹资金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
4、本科目期末余额,反映本年累计核拨的乡统筹资金支出。
5、本科目应按支出类种设置明细科目。
第521号科目 政府调剂支出
1、本科目核算财政部门经批准从一般预算外资金中统筹安排的款项,包括调入财政预算内部分。
2、统筹调剂拨出财政专户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专户存款”科目。
3、下年初建立新帐时,将本科目上年年末余额全部转入“一般预算外资金结余”科目,借记“一般预算外资金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
4、本科目期末余额,反映本年累计调剂使用预算外资金的数额。
5、本科目应按调剂用途进行明细核算。
第531号科目 其他支出
1、本科目核算除行政事业支出、专项支出、基本建设支出、乡统筹资金支出和政府调剂支出以外的其他支出,包括经批准支付的预算外资金管理费用等。
2、发生支出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专户存款”科目。
3、下年初建立新帐时,将本科目上年年末余额全部转入“一般预算外资金结余”等科目,借记“一般预算外资金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
4、本科目期末余额,反映本年累计发生的其他支出。
5、本科目应按其他支出类别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第三章 会计结算、清算与会计报表
第十六条 财政专户会计应定期、及时地进行会计结帐,结算期限为每月一次。结帐的具体方法,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办理。
第十七条 财政专户会计在会计年度结束前,应当全面进行年终清理结算。年终清理结算的主要事项如下:
一、要在年度终了前,核对年度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执行情况。财政专户会计应将本级预算外资金收支总计划执行数与部门和单位上缴财政专户实际数核对清楚。
二、清理本年预算外资金收支。属本年度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年终前必须如数缴入财政专户。
财政专户会计对部门和单位的各项拨款支出,应与部门和单位的收入进行核对。由于部门和单位支出预算编制大,而造成部门和单位预算外资金支出户本年资金大量沉淀的,应在清算期内收回。收回的资金相应冲减本年预算外资金支出。
三、与开户银行进行对帐。年度终了后,及时与各有关开户银行对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清理往来款项。财政专户的暂收、暂付等各种往来款项,要在年度终了前认真清理结算。应转作各项收入或各项支出的款项,要及时转入本年有关收支帐户。
第十八条 经过年终清理和结算,把各项结算收支记入旧帐后,即可办理年终结帐。年终结帐工作一般分为结清旧帐和记入新帐两个环节,依次作帐。
一、结清旧帐。将各项收入和支出帐户的借方、贷方结出全年累计数,然后在下面划双红线,表示本帐户全部结清。对年终有余额的帐户,在“摘要”栏内注明“结转下年”字样,表示转入新帐。
二、记入新帐。将各帐户上年余额直接记入新年度有关总帐和明细帐各帐户预留空行的余额栏内,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以区别新年度发生数。
决算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查批准,批准数与上报的预算外资金决算数有差额时,在本年有关帐户中进行相应处理。
第十九条 财政专户会计报表是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定期书面报告,是各级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的基础。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收支情况表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收支项目表。
第二十条 财政专户会计报表要做到内容完整、数字准确,报送及时。
财政专户会计要严格按照统一规定的报表种类、格式、内容、方法填列报表。需要汇总报表的部门和单位,应按汇编范围汇总,防止漏报。
各级财政专户会计应定期编制和汇总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报表。
第二十一条 财政专户会计年报,反映年度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和年度收支计划的结果。各级财政专户会计在财政部门首长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决算草案编审工作。
第二十二条 各级财政专户会计应将汇总编制的本级决算草案及时报本级政府审定,并将经本级政府审定的本行政区域的预算外资金收支决算报上级财政备案。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各级财政专户会计应严格遵守和执行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有关总会计的规则和规定,做好财政专户会计工作。
第二十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财政部门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补充规定,报财政部备案。
第二十五条 本制度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制度自1999年1月1日起执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中凡与本制度规定有抵触的,以本制度规定为准。
附件:1、资产负债表(财专会01表)
2、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收支情况表(财专会02表)
3、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收支项目表(财专会03表)
4、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报表编表说明

附件1:资 产 负 债 表
财专会01表
年 月 日 单位:元
--------------------------------------------------------------------------------------------------
|科目编号| 资产部类 |年初数|期末数|科目编号| 负债部类 |年初数|期末数|
|--------|----------------|------|------|--------|------------------------|------|------|
| |一、资产类 | | | |二、负债类 | | |
|--------|----------------|------|------|--------|------------------------|------|------|
|101 |财政专户存款 | | |201 |应缴代收上级财政专户款 | | |
|--------|----------------|------|------|--------|------------------------|------|------|
|103 |有价证券 | | |203 |暂存款 | | |
|--------|----------------|------|------|--------|------------------------|------|------|
|105 |应收款 | | | | | | |
|--------|----------------|------|------|--------|------------------------|------|------|
| |资产合计 | | | |负债合计 | | |
|--------|----------------|------|------|--------|------------------------|------|------|
| | | | | | | | |
|--------|----------------|------|------|--------|------------------------|------|------|
| | | | | |三、净资产类 | | |
|--------|----------------|------|------|--------|------------------------|------|------|
| | | | |301 |专项预算外资金结余 | | |
|--------|----------------|------|------|--------|------------------------|------|------|
| | | | |302 |一般预算外资金结余 | | |
|--------|----------------|------|------|--------|------------------------|------|------|
| | | | |303 |乡统筹资金结余 | | |
|--------|----------------|------|------|--------|------------------------|------|------|
| | | | | | | | |
|--------|----------------|------|------|--------|------------------------|------|------|
| | | | | |净资产合计 | | |
|--------|----------------|------|------|--------|------------------------|------|------|
| | | | | | | | |
|--------|----------------|------|------|--------|------------------------|------|------|
| |五、支出类 | | | |四、收入类 | | |
|--------|----------------|------|------|--------|------------------------|------|------|
|501 |行政事业支出 | | |401 |专项预算外资金收入 | | |
|--------|----------------|------|------|--------|------------------------|------|------|
|502 |专项支出 | | |402 |一般预算外资金收入 | | |
|--------|----------------|------|------|--------|------------------------|------|------|
|503 |基本建设支出 | | |404 |乡统筹资金收入 | | |
|--------|----------------|------|------|--------|------------------------|------|------|
|511 |乡统筹资金支出 | | |405 |其他收入 | | |
|--------|----------------|------|------|--------|------------------------|------|------|
|521 |政府调剂支出 | | | | | | |
|--------|----------------|------|------|--------|------------------------|------|------|
|531 |其他支出 | | | | | | |
|--------|----------------|------|------|--------|------------------------|------|------|
| | | | | | | | |
|--------|----------------|------|------|--------|------------------------|------|------|
| |支出合计 | | | |收入合计 | | |
|--------|----------------|------|------|--------|------------------------|------|------|
| | | | | | | | |
|--------|----------------|------|------|--------|------------------------|------|------|
| |资产部类总计 | | | |负债部类总计 | | |
--------------------------------------------------------------------------------------------------
财务负责人: 财政专户会计:

附件2: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收支情况表
财专会02表
年 月 日 单位:元
------------------------------------------------------------------------------------------------------------------------
| | | | 本 年 支 出
| 部门 |以前年度结余|本年收入|------------------------------------------------------------------------
| | | |合计|行政事业支出|专项支出|基本建设支出|乡统筹资金支出|政府调剂支出
|--------------------|------------|--------|----|------------|--------|------------|--------------|------------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 | | | | | | | |
|--------------------|------------|--------|----|------------|--------|------------|--------------|------------
| 1、××部门 | × | | | | | | |
|--------------------|------------|--------|----|------------|--------|------------|--------------|------------
| 2、××部门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基金(附加)收入| | | | | | | |
|--------------------|------------|--------|----|------------|--------|------------|--------------|------------
| 1、××部门 | × | | | | | | |
|--------------------|------------|--------|----|------------|--------|------------|--------------|------------
| 2、××部门 | × | | | | | | |
|--------------------|------------|--------|----|------------|--------|------------|--------------|------------
| | | | | | | | |
|--------------------|------------|--------|----|------------|--------|------------|--------------|------------
|三、集中收入 | | | | | | | |
|--------------------|------------|--------|----|------------|--------|------------|--------------|------------
| 1、××部门 | × | | | | | | |
|--------------------|------------|--------|----|------------|--------|------------|--------------|------------
| 2、××部门 | × | | | | | | |
|--------------------|------------|--------|----|------------|--------|------------|--------------|------------
| | | | | | | | |
|--------------------|------------|--------|----|------------|--------|------------|--------------|------------
|四、乡统筹资金收入 | | | | | | | |
|--------------------|------------|--------|----|------------|--------|------------|--------------|------------
| | | | | | | | |
|--------------------|------------|--------|----|------------|--------|------------|--------------|------------
|五、其他收入 | | | | | | | |
|--------------------|------------|--------|----|------------|--------|------------|--------------|------------
| 1、××部门 | × | | | | | | |
|--------------------|------------|--------|----|------------|--------|------------|--------------|------------
| 2、××部门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 | | | | |
------------------------------------------------------------------------------------------------------------------------
----------------------
| |
----------|年末结余|
|其他支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财务负责人: 财政专户会计:

附件3: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收支项目表
财专会03表
年 月 日 单位:元
------------------------------------------------------------------------------------------------
| | 本年收入 | | 本年支出 |
| 科目名称 |----------------------| 科目名称 |----------------------|
| |计划收入数|实际发生数| |计划支出数|实际发生数|
|----------------------|----------|----------|--------------------|----------|----------|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 | | |一、行政事业支出 | | |
|----------------------|----------|----------|--------------------|----------|----------|
|二、基金和附加收入 | | |其中:工资性支出 | | |
|----------------------|----------|----------|--------------------|----------|----------|
|三、主管部门集中收入 | | | 社会保障费 | | |
|----------------------|----------|----------|--------------------|----------|----------|
|四、乡统筹资金收入 | | | 公用经费 | | |
|----------------------|----------|----------|--------------------|----------|----------|
|五、其他收入 | | | 其他经费 | | |
|----------------------|----------|----------|--------------------|----------|----------|
| | | |二、专项支出 | | |
|----------------------|----------|----------|--------------------|----------|----------|
| | | | 挖潜改造资金 | | |
|----------------------|----------|----------|--------------------|----------|----------|
| | | | 城市维护费 | | |
|----------------------|----------|----------|--------------------|----------|----------|
| | | | 其他支出 | | |
|----------------------|----------|----------|--------------------|----------|----------|
| | | |三、基本建设支出 | | |
|----------------------|----------|----------|--------------------|----------|----------|
| | | |四、乡统筹资金支出 | | |
|----------------------|----------|----------|--------------------|----------|----------|
| | | |五、政府调剂支出 | | |
|----------------------|----------|----------|--------------------|----------|----------|
| | | |六、其他支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合 计 | | |
------------------------------------------------------------------------------------------------
财务负责人: 财政专户会计:

附件4: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报表编表说明
一、《资产负债表》(财专会01表)
1、本表反映财政专户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
2、资产类项目分别按财政专户存款、有价证券、应收款等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列。
3、负债类项目分别按应缴代收上级财政专户款、暂存款等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4、净资产类项目分别按专项预算外资金结余、一般预算外资金结余、乡统筹资金结余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5、收入类项目分别按专项预算外资金收入、一般预算外资金收入、乡统筹资金收入、其他收入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6、支出类项目分别根据行政事业支出、专项支出、基本建设支出、乡统筹资金支出、政府调剂支出、其他支出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列。
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收支情况表》(财专会02表)
1、本表反映财政专户在一定期间内各种收费、基金等收入、支出、结余情况。
2、“以前年度结余”根据上年专项预算外资金结余、一般预算外资金结余(即下设的二级明细行政事业性收费、部门集中收入等科目)、乡统筹资金结余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3、“本年收入”根据专项预算外资金收入、一般预算外资金收入(即下设的二级明细行政事业性收费、部门集中收入等科目)、乡统筹资金收入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按部门或单位填列。
4、“本年支出”根据有关明细科目本年行政事业支出、专项支出、基本建设支出、乡统筹资金支出,以及政府调剂支出、其他支出科目及有关明细科目本年期末借方余额填列。
5、“年末结余”根据专项预算外资金结余、一般预算外资金结余(即下设的二级明细行政事业性收费、部门集中收入等科目)、乡统筹资金结余科目本年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三、《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收支项目表》(财专会03表)
1、本表反映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收支计划执行情况。
2、本年收支计划数按财政部门批准的部门和单位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填列。
3、本年收入实际发生数和本年支出实际发生数,根据有关科目本年借方或贷方发生数额填列。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实施〈教育督导暂行规定〉办法》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实施〈教育督导暂行规定〉办法》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


通知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矿区办事处,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教育厅关于《青海省实施〈教育督导暂行规定〉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督导制度是教育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教育实行有效监督的基本制度。组织好教育督导工作,对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规章,提高教育质量,发展教育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教育督导工
作的领导,重视和加快各级督导机构和督导队伍的建设,使我省的教育督导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九九二年七月四日

青海省实施《教育督导暂行规定》办法

(一九九二年七月四日)


第一条 为建立教育督导制度,加强对教育工作的行政监督,根据国家教委《教育督导暂行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教育督导的任务是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三条 教育督导的范围是中小学、农职业中学、中等师范、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及其有关工作。
行使教育督导职权的机构可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或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对第三条规定以外的教育工作进行督导。
第四条 省、州(地、市)、县(区)三级均设教育督导机构。督导机构是本级人民政府授权,代表政府行使教育督导职权的行政职能型事业机构。在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内设立,受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在上级督导机构的指导下,代表政府行使教育督导职权。
第五条 省教育督导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教育督导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规章;制定全省教育督导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规章;
(二)制定全省教育督导工作的计划和指导方案;
(三)根据省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部署和上级督导机构的有关要求,组织实施全省教育督导工作;代表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
(四)指导下级督导机构开展督导工作;
(五)组织培训督导人员;
(六)总结推广和反映全省教育督导工作的经验及问题,组织教育督导的科学研究和实施上级督导机构部署的有关督导评估工作。
第六条 州(地、市)教育督导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规定的教育督导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规章;
(二)制定本地区教育督导工作计划和具体督导评估实施方案;
(三)根据本级人民政府(行署)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部署和上级督导机构的有关要求,组织实施本地区的教育督导工作;对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
(四)指导县(区)教育督导工作;
(五)总结本地区教育督导工作经验。组织教育督导科学研究及实施督导评估等工作。
第七条 县(区)教育督导机构的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州(地、市)制定的教育督导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规章;
(二)制定本县(区)教育督导工作计划和有关的督导评估方案;
(三)组织实施本县(区)教育督导,对乡(镇)政府有关教育方面的工作和学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
(四)总结教育督导工作经验,参与教育督导科学研究及督导评估等工作。
第八条 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负责人应由相应级别的干部担任或兼任。机构人员列事业编制。编制要体现地区实际情况和民族教育的特点。
州(地、市)督导机构按所辖县(区、市)数1:1数额配备人员;县(区)督导机构可分别按每30-50所(东部地区)和10-15所(六州、西宁市区)学校配备1人核定(不足3人时配足3人),所需编制由当地人民政府调剂解决。
第九条 教育督导机构应设相应的专职督学。
省设总督学和主任督学、副主任督学,分别由分管教育工作的省政府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正职或副职领导担任或兼任。州(地、市),可设正、副主任督学,分别由分管教育工作的行政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同志担任或兼任。县(区)暂不设正、副主任督学,分管教育工作的行政
领导可兼任督学。
省、州(地、市)、县(区)督导机构的专职督学(不含担任督学的正、副室主任)应分别占在编人员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二和四分之三以上。督学的职数结构比例单列。
专职督学由教育行政部门提名,按干部管理权限和程序审批,由本级人民政府颁发督学证书。
督学凭督学证书方可履行公务。
第十条 督导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聘请兼职督学,聘请办法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兼职督学具有与专职督学同等的职权。
第十一条 督学的基本职责:
(一)监督、检查下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人事、经费、校舍、设备等行政管理工作;
(二)评估下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教育工作和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检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上级督导机构交办事项的办理情况,并帮助和指导他们的工作;
(三)反映下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对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四)对在教育工作中取得优秀成绩的下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出奖励、表彰的建议,对有关干部、教师的任免、聘任、奖惩等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二条 督学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热爱教育督导工作;
(二)有较高的政策水平,熟悉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规章;
(三)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有十年以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熟悉教育教学工作业务,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和一定的文字写作能力;
(四)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勤奋工作,遵纪守法,坚持真理,办事公道;
(五)身体健康,能坚持第一线督导工作。
专职督学一般应具有高、中、级教师专业技术职称。民族自治地区的专职还应具有一定民族语言、文字水平。
第十三条 督学应接受必要的培训。
第十四条 教育督学分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和经常性检查,由教育督导机构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上级督导机构的决定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 督导机构或督学根据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规章进行督导,并具有以下职权:
(一)列席被督导单位的有关会议,并就督导的有关问题发表意见;
(二)要求被督导部位及其有关人员汇报工作,提供与督导事项有关文件、资料、档案等材料;积极配合督导机构和督学的工作;
(三)对被督导单位进行现场调查,参加、视察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召开有并的座谈会,进行个别谈话或问卷调查。
第十六条 对违反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规章的行为和错误做法,督导机构和督学有权予以制止或责成其限期改正。
第十七条 督导机构或督学完成督导任务后,应向被督导单位通报督导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八条 对督导机构和督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被督导单位如无正当理由,应当接受,及时采取改进措施予以落实。改进情况应及时报告督导机构。必要时督导机构或督学可进行复查。
第十九条 督导机构完成督导任务后,应向本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上级督导机构报告督导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可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 督导机构的事业编制干部,从学校专职教师选调在督导岗位上的,教龄连续计算;原系专职教师曾因工作需要改行任行政工作(含兼任行政领导职务),调入督导机构又评聘为中小学教师专业职务的,教龄合并计算。上述人员工资待遇可按青劳人薪字〔1986〕17号、
〔1988〕234号文件规定执行。由教研部门选调在督导岗位上的,从选调到督导岗位之下月起(基础工资、职务工资之和)提高10%,教龄从上岗之下月起计算,满五年以上的,相应增加教龄津贴。
以上人员在督导岗位上离退休时其享受的教龄津贴和提高的10%工资标准,计入离退休费基数。
属行政编制的人员,兼任督导机构的督学人员,其原工资待遇不变,不享受此条规定。
第二十一条 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重视和加强对教育督导工作的领导,把教育督导制度和机构建设纳入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把督导工作列入政府抓紧教育的议事日程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议事日程,重视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为开展督导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二十二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向督导机构和督学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吸收他们参加有关的会议,根据实际需要保证们开展工作所必须的经费、设备和交通工具。
第二十三条 教育督导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分管。
第二十四条 督学的正当权益应受到保护。被督导单位及其有关人员违反《教育督导暂行规定》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其主管机关对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责任人员和单位负责人,可按干部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第二十五条 督学或督导人员违反《教育督导暂行规定》第二十条规定的,由其主管部门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第二十六条 本实施办法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2年7月4日